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原创文章] 故剑情深

  [复制链接]
移花接木 发表于 2024-11-11 15: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移花接木 于 2024-11-11 16:10 编辑

单纯讲述历史进程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历史中发生的事件确是精彩纷呈。影视剧不能当正史去看,但影视剧给我们提供了历史事件的线索,我们可以顺着线索去发掘真正的史实。
我发的这些也不是按照时间进程去讲历史,我收集的是历史的一些兴趣点或槽点。 这次的内容正好与上一次的【巫蛊之祸】接上,除此之外关于两汉还有几个有趣味的内容,我计划
着先把汉朝的都发完了,再发其它朝代的。

历史上汉武帝是位令人对其功过是非都津津乐道的皇帝, 他的功绩是为汉朝洗刷了被匈奴欺负的耻辱. 这里我聊一位让西汉真正走向辉煌的,从人品, 智商到情商都极其在线的,创造了所谓孝宣之治的西汉皇帝, 汉宣帝刘洵.  故剑情深这句代表不忘旧情的成语也是起源于刘洵。

故事还要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说起, 当时太子刘据被逼起兵,兵败,随刘据出逃的家人与嫡系全部被杀, 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孙子刘病已, 被收在了长安的官狱. 他就是西汉今后的明君刘洵. 被汉武帝派去监牢追查巫蛊的廷尉监丙吉在心里认为太子谋反并没有证据, 皇太孙更是无辜, 于是派了两个忠厚的女囚照看刘病已.

后来汉武帝病情加重,一时清醒一时糊涂, 有术士观测发现在监牢之上有天子之气, 彼时汉武帝已选定小儿子刘弗陵继位, 汉武帝便命令将长安监牢内所有囚徒全部杀掉,不论罪行轻重. 当执行者晚上到了丙吉所在监牢, 丙吉紧闭大门不让进,说皇曾孙在,他人亡辜死者尤不可,况亲曾孙乎? 一直到天亮, 汉武帝的差人都没能进入监牢, 回去就弹劾丙吉, 这时候汉武帝忽然又清醒了, 良心发现说到: 天使之也. 于是颁令大赦天下. 刘病已因此出了大牢, 丙吉把刘病已送到掖庭里抚养, 掖庭就是宫殿的一处建筑,是宫女居住和犯罪官僚家属劳动改造之处。为了刘病已能健康成长, 丙吉每个月用自己俸禄让刘病已能吃到米和肉. 后来丙吉的俸禄支撑不住掖庭里的消费, 就把他送到了祖母史良娣家交给史良娣的哥哥史恭抚养.  本来刘病已这一生差不多就这么定了, 但世事难料, 汉武帝临终前留了两份遗诏,一份是给霍光等人封侯托孤, 一份是给与了刘病已这个流落民间的曾孙法律地位. 算是对错杀的刘据的一点念想吧.

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 由霍光等托孤大臣把持朝政, 霍光也算是巫蛊之祸中幸存的为数不多的与卫氏有关的人吧.  其他氏族有人试图架空汉昭帝与霍光, 都被霍光弹压. 西汉朝堂逐渐变成了由霍光一个人说了算.  汉昭帝刘弗陵是个小病秧子,即位不久就死了也没有留下子嗣.  霍光就扶持昌邑王。世袭海昏侯刘贺继位,可没想到刘贺这人出奇的离谱,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糊涂事, 霍光只好废了他,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被废的皇帝, 居然还有个帝号汉废帝刘贺. 也许这是刘贺的聪明之处, 知道傀儡不好当, 这样保住了性命保住了封地,从此享乐一生.

下面就该刘病已登场了, 霍光选继承人都是那种没有根基的, 封王已久的有实力的都有一套自己的领导班子, 霍光担心不好控制, 这才选了刘贺这个奇葩,现在刘贺被废, 就还需要一位新帝.  霍光手下杜延年的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关系很好,杜延年也听说刘病已人不错,就向霍光推荐了刘病已. 霍光经过一通考察, 就从民间把刘病已找了回来,扶持他上位, 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是继位九年后改名刘洵的, 但我从他继位这一刻起, 称呼他刘洵.

刘洵继位后, 霍氏就想趁机往刘洵后宫安插霍家人, 群臣也进言霍光女儿是最佳皇后人选, 刘洵却想立自己的发妻许平君为皇后, 他明明知道事事都要顺从霍光, 但在立后这件事上却没有. 一天, 汉宣帝莫名其妙地发了一道:称为“上乃召求微时故剑”的诏书。大意是说,我微贫时有一把旧剑,现在很想寻回。 群臣领会其意: 连贫微时用过的一把旧剑都念念不忘的人,自然也不会将陪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抛舍不顾,在他贵为天子、册封皇后的关键时刻,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旧时的女人屈居人后呢?醒悟过来的大臣们马上转变了风向,纷纷请立许平君为皇后。刘洵因此“顺应”众意,把他糟糠之妻许平君封为皇后。此后,“故剑情深”便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 彼时刘洵只有十七八岁, 人品, 智慧都没得说了.

当时西汉的军政大权都在霍光手里, 霍氏宗族掌握着西汉皇宫内外,  刘洵知道自己无法与霍氏抗衡, 对霍光也是唯命是从, 还宣布无论大小朝政都要先禀报霍光,然后再告诉自己. 这些行为让霍光觉得这小皇帝可以被他控制. 霍光这样的权臣,在外人眼中算是佞臣了, 但汉武帝之后如果没有霍光西汉可能又回到被匈奴蹂躏的时代, 至少霍光没有走到自己称帝那一步.  霍光本身或许没有要强迫汉宣帝立自己女儿为皇后, 霍光的夫人霍显却是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于是背着丈夫让女医淳于衍在药中下毒,许皇后不久便毒发身亡。事发之后,霍显恐慌之下,将来龙去脉告知了霍光,霍光一时惊鄂,但念及与霍显的夫妻情分,将此事压了下来。在霍光权势之下,即使是身为帝王的刘洵也无能为力,忍了下去。 霍成君随后入宫被立为新皇后.

然而世间善恶终有报,到霍家的顶梁柱霍光去世, 汉宣帝以皇帝规格厚葬霍光, 并将霍光列为麒麟阁十一名功臣的第一位. 充分肯定了霍光的功绩. 凸显了汉宣帝的高情商, 但这仅仅是对霍光, 霍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可没什么大功绩, 违法乱纪却没少干. 霍光死后汉宣帝渐渐把权力揽到自己手中, 对霍家人虽然表面上还不错,但一步步把他们排除到权力中枢之外, 时机成熟后开始大张旗鼓夺权, 霍家人先是不满,后来知道了霍显毒杀许平君的事, 就知道汉宣帝有杀他们的心, 于是产生了叛逆想法, 要杀掉刘洵心腹, 废掉刘洵,立霍家人霍禹为皇帝, 但刘洵早有防范, 没有让霍氏的阴谋得逞, 并借机彻底铲除霍家势力. 霍成君也被废, 在西汉掌权十几年的霍家就此覆灭了.

刘洵掌权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汉宣帝时代内政达到巅峰,使得这个时代成为两汉间政治最清明、经济最富足、军事最强盛、良吏最多、疆土最广等集多项历史之最的盛世。汉宣帝亲政以后,实行整饬吏治、整顿工商、轻徭薄赋、文化改革、设立常平仓等一系列的内政措施,这使得汉朝实力膨胀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这种强大的国力支撑对外战争。一改武帝用兵策略,实施疲敌之策。首重情报,次兴外交,强兵勤政,并组建了两汉史上规模最大、最强的骑兵军团,专事对匈奴进行征伐,烧其草场,掠其牲口,为匈奴内乱埋下种子,最终将其彻底降服。与此同时,宣帝也开疆西域、平定西羌,立下赫赫战功。他利用西域诸国之间的矛盾,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数十年间,将西域三十六国全部征服,并入汉朝版图。面对西羌的叛乱,他果断用兵镇压,并用屯田之计,最终将西羌上百部落全部纳为附庸。

汉宣帝甘露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去长安,向汉朝臣服,困扰西汉数百年的匈奴战事终告一段落. 然而也就是这一个段落.  呼韩邪这老不要脸的第三次入长安, 除行藩臣之礼,还要自请为婿, 要娶汉女为后, 此时汉宣帝已经去世, 继位者是汉宣帝刘洵与皇后许平君之子,汉元帝刘奭. 汉元帝遂将宫女王嫱字昭君嫁给了他.

一个从出生就进了监狱,差点被杀,流落民间,貌似最不可能成为皇帝的人,最后因为某种契机成为皇帝,还做出了一番丰功伟业,造化弄人啊。在汉宣帝刘洵制下,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但盛极而衰, 刘洵之后,西汉也就逐渐走向了衰落,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若想长盛不衰靠个把明君,圣贤是根本不能持久的,只有先进的社会制度才是保障


点评

好有趣,赞: 5.0 学到了,赞: 5.0
@Charlie,从周朝公制定周礼,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信奉周礼,不愿轻易叛逆,但我也觉得霍光心里一直保持有对汉武帝的忠心.  发表于 2024-11-12 04:02
最后一句话,点睛。皇帝实在是没啥好的  发表于 2024-11-11 18:00
学到了,赞: 5
他的家人劣迹斑斑,因为他的权势比皇家还大,皇家子弟更劣迹斑斑。霍光本人还是忠诚。辅助帝王是成功的。后人被诛杀,据记载是罪有应得。   发表于 2024-11-11 17:59
@zhx888,因吕后的教训,知道汉武帝多怕外戚吗?他立幼子刘弗陵当储君后,就杀了他妈妈。  发表于 2024-11-11 17:55
除霍光外霍氏一族违法乱纪,劣迹斑斑  发表于 2024-11-11 17:38
对比汉宣帝的业绩,历史刘病已的逆袭传奇,以及故剑情深的成语更加津津乐道,这是我码这一篇的侧重,他的治国业绩就一带而过了  发表于 2024-11-11 17:31
汉武帝痛失霍去病后,把对霍去病的全部疼爱给了霍光,从小培养。但最终霍光也属于专权外戚  发表于 2024-11-11 17:29
韩信自动卸甲解除武装,也避免不了诛三族的命运。皇帝就不值得忠心  发表于 2024-11-11 16:52
好有趣,赞: 5 学到了,赞: 5
你这篇是故事,萝卜上次写的是领导总结。还是故事好看。霍光是忠臣,革命不彻底,这十几年的风光葬送了自家大家庭,也算愚忠吧   发表于 2024-11-11 16:51
萝卜 发表于 2024-11-11 15: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对汉朝历史的分析非常深入且生动,尤其是对汉宣帝刘洵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这位皇帝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明君的传奇。历史确实是由许多精彩故事构成的,而不是简单的时间线。在你的叙述中,刘洵的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历史的变迁,充满了曲折与反转。

从刘病已的悲惨身世,到他在霍光的权势下逐渐掌控大权,再到实施一系列内政改革,推动西汉进入黄金时代,你的叙述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历史事件串联得紧密而富有趣味。特别是“故剑情深”的典故,不仅让我们能够领略到刘洵的人品与智慧,更使得这一段历史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对于霍光和霍家的描写,既突出了他们的权谋手段,也反映了权力更迭中的阴暗面。尤其是霍显的毒杀,直观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这种细腻的描写让整个故事更加立体、真实,让人不禁思考历史与人性之间的博弈。

同时,你提到的制度建设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历史上,许多繁荣的盛世往往伴随着明主和优良的制度,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你用刘洵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期待你继续分享更多有趣的历史内容!从中不仅能学到历史知识,还能汲取关于人性、统治与治理的深刻启示。

点评

皇帝靠的是明君,肝脑涂地的明君。古剑情深这样的寓意,古代人的智力很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11 16:55
Charlie 发表于 2024-11-11 16: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4-11-11 15:54
你对汉朝历史的分析非常深入且生动,尤其是对汉宣帝刘洵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这位皇帝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 ...

皇帝靠的是明君,肝脑涂地的明君。古剑情深这样的寓意,古代人的智力很高。

点评

霍光专权跋扈,功高震主,绝非忠厚,他或许根本没看中重这个后位,凭他自己就绝对拿捏这小皇帝,只是没有她老婆心眼那么毒  发表于 2024-11-11 17:35
萝卜怕犯错,只肯说大话。霍光找来无根基的刘病已当皇帝,让自己的女儿和他连个姻,这个都不答应,基本上这个皇帝靠不住了。霍家太忠厚了  发表于 2024-11-11 17:12
萝卜 发表于 2024-11-11 17: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Charlie 发表于 2024-11-11 16:55
皇帝靠的是明君,肝脑涂地的明君。古剑情深这样的寓意 ...


你提到的“明君肝脑涂地”的说法,确实揭示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皇帝为了国家和百姓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努力。古代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明君不仅需要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决策能力,还需要面对无数的权谋与挑战。刘洵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从困境中崛起,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带来了繁荣。

“故剑情深”的寓意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忠诚与感情的重视,这种情感并不是轻易获得的,而往往需要经历考验。古代人的智慧和情感深邃,与他们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密切相关。他们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时,展现出的智慧与情商真是令人敬佩。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英雄与智者。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能从中吸取灵感,理解人性和社会发展的道理。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到过去的辉煌与教训,也激励我们在当下不断追求更好的未来。感谢你分享这样有深度的见解!期待更多这样的讨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9-21 11:50 , Processed in 0.0677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