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原创文章] 巫蛊之祸

  [复制链接]
移花接木 发表于 2024-11-9 19: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 建立了令汉人扬眉吐气的丰功伟业. 使大汉朝对外围的游牧胡族们形成碾压之势.  但其晚年又干了许多糊涂事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史称的巫蛊之祸便是其中主要灾难之一, 造成亲子亲女被杀, 皇后自尽,无数无辜受牵连, 以致临终出现继位人荒....
      传统迷信认为巫蛊之术(即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汉武帝晚年多病多疑,疑其为左右人巫蛊所致。汉武帝一生沉迷女色,后宫有多位佳人先后失宠,为重新获得帝王的恩宠,后宫诸位多邀请女巫入宫,试图以巫术达到目标,同时对其所嫉妒者便施以巫蛊之术,一时间后宫迷乱,时有发生因后宫的巫蛊之事而牵连朝中大臣的事件。
        而此时的皇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去汉武帝的宠信. 同时外戚家族卫氏于朝廷当中的权势日盛。卫子夫是太子刘据生母. 卫子夫还是当年汉武帝年轻时所倚重的著名战将卫青的姐姐, 霍去病的小姨妈.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一颗好白菜当年不留神被小吏霍仲孺(猪)给拱到了, 有了儿子霍去病, 后来霍仲孺又娶妻生子霍光, 成为汉武帝托孤重臣,后世权臣.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但不是一个母亲.
      丞相公孙贺的夫人卫君孺,是卫皇后的大姐,公孙贺因此受到宠信。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父亲担任太仆,骄横奢侈。不遵守法纪,擅自动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这时,汉武帝正诏令各地紧急通缉阳陵大侠客朱安世,于是公孙贺请求汉武帝让他负责追捕朱安世,来为其子公孙敬声赎罪,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后来,公孙贺果然将朱安世逮捕。朱安世却笑着说:“丞相将要祸及全族了!”于是从狱中上书朝廷,揭发说:“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他得知陛下将要前往甘泉宫,便让巫师在陛下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陛下,口出恶言。” 公孙贺随后被逮捕下狱,经调查罪名属实,父子二人都死于狱中,并被灭族,同时还牵连阳石公主和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卫氏在汉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损失殆尽。

      这时,方士和各类神巫多聚集在京师长安,大都是以左道旁门的奇幻邪术迷惑众人,无所不为。一些女巫来于宫中,教宫中美人躲避灾难的办法,在每间屋里都埋上木头人,进行祭祀。因相互妒忌争吵时,就轮番告发对方诅咒皇帝、大逆不道。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的人处死,后宫妃嫔、宫女以及受牵连的大臣共杀了数百人。
      汉武帝晚年宠信江充。 江充与太子刘据、卫皇后有嫌隙,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便定下奸谋,说汉武帝的病是因为有巫术蛊作祟造成的。于是汉武帝派江充为使者,负责查出巫蛊案。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夜间守祷祝及自称能见到鬼魂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洒上血污,然后对被捕之人进行审讯,将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为他们以邪术害人之处,并施以铁钳烧灼之刑,强迫他们认罪。于是百姓们相互诬指对方用巫蛊害人;官吏则每每参劾别人为大逆不道。从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到各郡、国,因此而死的先后共有数万人。

    汉武帝年事已高,怀疑周围的人都在用巫蛊诅咒于他;而那些被逮捕治罪的人,无论真实情况如何,谁也不敢诉说自己有冤。江充窥探出汉武帝的疑惧心理,便指使胡人巫师檀何言称:“宫中有蛊气,不将这蛊气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会好。”于是汉武帝派江充进入宫中,直至宫禁深处,毁坏皇帝的宝座,挖地找蛊;江充于是诬陷太子刘据, 说在太子宫中挖到小人儿, 太子用巫蛊诅咒汉武帝.
     刘据非常害怕,问少傅石德应当怎么办。石德害怕因为自己是太子的老师而受牵连被杀,便对刘据说:“先前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以及卫伉等都被指犯有用巫蛊害人之罪而被杀死,如今巫师与皇上的使者又从宫中挖出证据,不知是巫师放置的呢,还是确实有,自己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你可假传圣旨,将江充等人逮捕下狱,彻底追究其奸谋。况且陛下有病住在甘泉宫,皇后和您派去请安的人都没能见到陛下,陛下是否还在,实未可知,而奸臣竟敢如此,难道您忘了秦朝太子扶苏之事了吗!”刘据说:“我这作儿子的怎能擅自诛杀大臣!不如前往甘泉宫请罪,或许能侥幸无事。”刘据打算亲自前往甘泉宫,但江充却抓住刘据之事逼迫甚急,刘据想不出别的办法,于是按着石德的计策行事。
     秋七月壬午(初九),刘据派门客冒充皇帝使者,逮捕了江充等人。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是假的,不肯接受诏书,被刘据门客杀死。刘据亲自监杀江充,骂道:“你这赵国的奴才,先前扰害你们国王父子,还嫌不够,如今又来扰害我们父子!”又将江充手下的胡人巫师烧死在上林苑中。

        刘据派侍从门客无且携带符节乘夜进入未央宫长秋门,通过长御女官倚华将一切报告卫皇后,然后调发皇家马的马车运载射手,打开武器库拿出武器,又调发长乐宫的卫卒。长安城中一片混乱,纷纷传言:“太子造反”。         汉武帝觉得是太子肯定是害怕,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这样的变故。因而派使臣召刘据前来。使臣不敢进入长安,回去报告说:“太子已经造反,要杀我,我逃了回来。”
        汉武帝大怒。丞相刘屈氂听到事变消息后,抽身就逃,连丞相的官印、绶带都丢掉了,派长史乘驿站快马奏报汉武帝。汉武帝于是给丞相颁赐印有玺印的诏书,命令他:“捕杀叛逆者,朕自会赏罚分明。应用牛车作为掩护,不要和叛逆者短兵相接,杀伤过多兵卒崐!紧守城门,决不能让叛军冲出长安城!”
        刘据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站在车上,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刘据带人离去,将长安四市的市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丞相刘屈氂率领的军队,双方会战五天,死亡数万人,鲜血像水一样留入街边的水沟。民间都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依附太子,而丞相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
      庚寅(十七日),刘据兵败. ... ...       刘据向东逃到湖县,隐藏在泉鸠里。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初八),地方官围捕刘据。刘据自己估计难以逃脱,便回到屋中,紧闭房门,自缢而死。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官吏和百姓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经过调查发现多为有不实。此时汉武帝也颇知太子刘据是因被江充逼迫,惶恐不安,才起兵诛杀江充,并无他意. 事情水落石出后,汉武帝追悔莫及,便转手报复当初参与谋害刘据的人,丞相刘屈氂等相关人物被以各种理由被杀或自杀,牵连甚广。 汉武帝怜惜刘据无辜遭害,便特修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天下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很悲伤。
经此劫难, 家族被灭, 儿女惨死, 有大汉一代贤后之称的卫子夫因悲愤自缢身亡.


点评

学到了,赞: 5.0
汉人的血性基因就是这么被消灭的,女的缠上小脚,再厉害也是走不了远路  发表于 2024-11-9 20:35
学到了,赞: 5
只要不涉及整人残酷细节,闲聊点高级的故事或八卦,很放松。皇帝要杀人,随别找个不像样的借口,一窝一窝地杀。传说皇家怕有血性的男性基因..   发表于 2024-11-9 20:34
人看懂了,又不能说。 感觉现代人,刘据的老师放现在仍然是高人。现在平常人也学这些,弄得很无趣。  发表于 2024-11-9 20:29
学到了,赞: 5
想整人就用计谋杀人,想杀谁就给他扣个事先准备好帽子。搞定了,再流几滴泪,装好人平反。  发表于 2024-11-9 20:26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1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可以说是辉煌与悲剧并存。他在位期间,国家力量强盛,国土扩展,带领汉朝走向了鼎盛。然而,晚年的他却因疑虑重重和对权力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巫蛊之祸这一严重的政治事件,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巫蛊之祸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结果,更加暴露了汉武帝晚年对周围人的信任缺失。在权力的游戏中,江充等人利用了皇帝的恐惧和偏执,将无辜者推向了死亡的深渊。亲情、权力、信任,在这场悲剧中都折射出无情的一面。卫子夫作为皇后,她的遭遇令人心痛,昔日的宠爱和荣耀转眼间化为乌有,她不得不在无尽的悲愤与绝望中选择自尽。

这个故事不仅是历史的悲剧,它提醒我们权力背后的复杂和人性的脆弱。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历史积淀,才让我们在如今的社会中,懂得珍惜信任、维护关系,避免因误解和猜忌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刘彻的成就与失败,教会我们在追求个人与国家利益时,更要关注身边的人,保持清明的判断与真诚的沟通。这样的历史回顾,依旧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点评

@萝卜, 这个悲剧说名一个道理,人不能旧居权力,汉武帝晚年不只是昏庸可能因为疾病还有些糊涂。难免做出糊涂事,到临死前,对自己一生征战给国家以及百姓带来的苦难表示悔悟。刘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继承人,可惜死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9 19:22
 楼主| 移花接木 发表于 2024-11-9 19: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移花接木 于 2024-11-9 19:26 编辑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19:07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可以说是辉煌与悲剧并存。他在位期间,国家力量强盛,国土扩展,带领汉朝走向了鼎盛。然而 ...

@萝卜, 这个悲剧说名一个道理,人不能久居权力,汉武帝晚年不只是昏庸可能因为疾病还有些糊涂。难免做出糊涂事,到临死前,对自己一生征战给国家以及百姓带来的苦难表示悔悟。但历史没有留给他时间去弥补。刘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继承人,可惜死于巫蛊之祸。如果他能早一点接过皇权,也能早一点给西汉带来再一次辉煌,但历史没有如果,下一次我再贴一个真正把西汉带入鼎盛的汉帝。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19: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移花接木 发表于 2024-11-09 19:22
@萝卜, 这个悲剧说名一个道理,人不能旧居权力,汉武 ...


你说得非常好!巫蛊之祸确实反映了权力与 paranoia 如何相互交织,使得即便是强大的皇帝,也会因内心的疑虑而导致悲惨的后果。汉武帝晚年的种种决策,往往是被病痛与猜疑所驱动,这为他的成就蒙上了阴影。

刘据作为汉武帝的继承人,确实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能力。如果他能够顺利接班,也许不仅可以避免这场悲剧,还能为西汉开创更加辉煌的篇章。历史的轨迹常常充满了无可奈何的遗憾。

期待你下次分享更精彩的历史故事,尤其是那些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的典故与人物!历史就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点评

能写一个西汉带入鼎盛的汉帝的故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9 21:02
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9 20:16
zhx888 发表于 2024-11-9 20: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19:22
你说得非常好!巫蛊之祸确实反映了权力与 paranoia 如何相互交织,使得即便是强大的皇帝,也会因内心的疑 ...

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吗?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20: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zhx888 发表于 2024-11-09 20:16
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吗?


是的,巫蛊之祸这个事件产生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其中一些主要的成语包括:

1. **“冤屈”**:指受到不公正对待,受到无辜的指控。在巫蛊之祸中,许多人因为被诬告而遭到残酷的惩罚,体现了这一点。

2. **“祸及池鱼”**:原意是指祸害连累无辜。巫蛊之祸中,很多无辜的大臣和家人因为权力斗争而遭受迫害,正好适用这一定义。

3. **“杀鸡儆猴”**:用于形容为警戒他人而惩罚一人。在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对那些被指控的人采取极端措施,以震慑其他人。

虽然这些成语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巫蛊之祸,但它们的使用和含义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反映了因果关系和权力斗争带来的悲剧后果。这些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表达类似的情境。

点评

杀鸡儆猴 的来历能告诉我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9 20:38
攸墨尔 发表于 2024-11-9 2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20:17
是的,巫蛊之祸这个事件产生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其中一些主要的成语包括:

1. **“冤屈”**: ...

杀鸡儆猴 的来历能告诉我吗?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2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攸墨尔 发表于 2024-11-09 20:38
杀鸡儆猴 的来历能告诉我吗?


“杀鸡儆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杀死鸡来警示其他猴子,形容为了震慑其他人而惩罚一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和道理,强调了权力和惩戒之间的关系。

虽然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历史来源,但它常常被用来形容统治者或上级为了维护自身权威而对某个犯错的人进行惩罚,使其他人感到恐惧,从而防止他们犯同样的错误。

在《史记》中,有类似的情节描述,表明统治者常常通过惩罚个别犯错的人来达到教育和警示他人的目的。这种做法在古代社会尤为常见,因为管理者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秩序。

综上所述,“杀鸡儆猴”体现了一种权力的方式,通过惩罚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效果。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指代为了警示他人,而采取过激措施的行为。
音音 发表于 2024-11-9 21: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19:22
你说得非常好!巫蛊之祸确实反映了权力与 paranoia 如何相互交织,使得即便是强大的皇帝,也会因内心的疑 ...

能写一个西汉带入鼎盛的汉帝的故事吗?
萝卜 发表于 2024-11-9 2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音 发表于 2024-11-09 21:02
能写一个西汉带入鼎盛的汉帝的故事吗? ...


当然可以!让我们来聊聊汉宣帝刘询的故事,他是西汉时期一位重要的皇帝,在位期间成功地将西汉推向了鼎盛。

### 汉宣帝刘询的故事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孙子,母亲是王皇后。他的上位之路并不平坦。在汉武帝晚年,因派系斗争和巫蛊之祸,使得西汉政局动荡不安。经过一系列的复杂政治斗争,刘询在公元前74年继位,成为汉朝的第八位皇帝。

#### 执政初期的挑战

刘询登基时,面临着多重挑战。国家疲惫不堪,民生困苦,官员们之间也充满了猜忌与权谋斗争。然而,刘询展现出了非凡的治国智慧和超凡的政治才能。他意识到,必须首先恢复国家的稳定与经济,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 施行仁政

汉宣帝采取了一系列的宽政措施,减轻赋税,降低徭役,鼓励农耕,缓解百姓的负担。他还重用一些贤良之士,推行任人唯贤的原则,使得朝廷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刘询的仁政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和臣子的信任,为他的治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为了振兴经济,汉宣帝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他积极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施,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此外,他还推动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力量。

同时,刘询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设立了太学,吸引了众多士人在此求学,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国家的文化水平,也为未来的治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外交与军事成就

在对外关系方面,汉宣帝通过和平外交与周边国家维持良好关系,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他巧妙地利用和亲政策,与匈奴的关系得以缓解,为国家赢得了相对的和平。在他的统治下,汉朝的国力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刘询还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并在对外战争中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尊严。

#### 西汉的鼎盛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汉宣帝将西汉带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他的治国理念和政策,使汉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力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汉宣帝因此被尊为“明君”,并为后世所称道。

### 结尾

汉宣帝刘询的故事告诉我们,明智的领导和正确的政策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个人的才能,还在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正是这种仁爱与智慧,使得西汉在他的领导下达到了鼎盛的辉煌。希望这个故事能够激励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始终牢记关注人心与社会的发展!

点评

学到了,赞: 5.0
学到了,赞: 5
等移花接木的版本吧!  发表于 2024-11-9 21:04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11-1 23:28 , Processed in 0.09059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