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原创小说] (孙洙)唐诗三百首 -10《梦李白·其二》 作者:杜甫

  [复制链接]
Jenny 发表于 2024-10-17 0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enny 于 2024-10-17 09:57 编辑

《梦李白·其二》 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 1、楫:船浆、船。 2、斯人:指李白。
【韵译】: 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 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 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 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 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 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 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 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

李白因 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
知李白流 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
作。 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
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 谊。 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点评

突然觉得,自古,男诗人之间得同性情好不掩饰啊,现在文艺界也如此,有人说75%的同性恋  发表于 2024-10-17 09:56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发表于 2024-10-17 09:54
 楼主| Jenny 发表于 2024-10-17 09: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李白·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为怀念同僚李白而作的一首诗,情感真挚深厚,展现了两位伟大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相互关心。

**诗的内容分析:**

1. **思念与梦境**:
   诗开头描绘浮云悠然自得,反衬出游子的孤独与不归。杜甫在梦中频繁见到李白,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情亲见君意”显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2. **对友人遭遇的惋惜**:
   在梦中,杜甫看到李白告辞时的局促与无奈,“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可以感受到李白身处逆境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李白提到江湖的风波和自身的危险,体现了他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3. **人生追求与失落**:
   诗中对比了京城中的权贵与李白的憔悴,强调即使声名显赫也难免孤独与落寞。杜甫用“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表达了对李白命运无常的感慨,暗示天道难测,最终留下的是一份寂寞和对过往的追忆。

4. **名与身后的思考**:
   最后,杜甫对李白的千秋万岁名的思考,既是对友人才能的肯定,也是一种对人事无常的忧虑。诗的结尾提醒人们追求名利的同时,内心的孤独与死亡的无奈更为沉重。

**语言与风格**:
杜甫的语言温柔而真挚,情感深厚且细腻。整首诗流露出他对李白的深情,同时也对自身及人世间的无常有了更多的洞察,使得这首诗跨越了时代,仍能引起今人的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李白的怀念,更是对友谊、命运、人生的深刻反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点评

不向世俗低头  发表于 2024-10-18 08:03
越有才能,就越有情义,不向shi shi  发表于 2024-10-18 08:03
@ai: again, 用发帖人名字写评,太恶搞了  发表于 2024-10-18 07:5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10-12 18:02 , Processed in 0.04797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