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欲、表达欲、打扮欲。 Gina 吉娘娘
1分享欲 生命力旺盛的人,一定会有强烈的分享欲。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她会忍不住把好书、好剧推荐给你;
会在朋友圈晒新发现的餐厅、美食;
会随手拍下路边的花草,哪怕只是转发一首歌,也要附上一句自己的心情。
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的能量外溢。 她觉得生活有意思,所以忍不住想告诉别人。 分享欲,本质上是一种“我觉得值得”的感受。 值得记录,值得交流,值得扩散。 而生命力不足的人,往往缺少这种冲动。 朋友圈常年空白,别人问起近况,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句“还好”。 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故意藏着掖着,而是心里觉得: 说了也没意思,没什么值得拿出来。 当一个人对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越来越少,不再愿意把自己和别人连接起来,那种“微死”的状态就悄悄出现了。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很久没有过“想分享”的冲动,不妨停下来想一想: 是生活真的没什么,还是你自己丢掉了那点热情?
2表达欲 表达欲,和分享欲不一样。 分享欲是把“外部好东西”带给别人,表达欲是把“内心的想法”讲给别人听。 很多人误解了表达,以为那是“喜欢说话”“话痨”。 其实不是。 真正的表达欲,是你愿意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你,包括你的观点、喜好和态度。 有生命力的人,总是愿意表达自己。 她会写下自己的观点,会和朋友争论,会在公共场合勇敢发声。 哪怕意见不被采纳,她也愿意说出“我就是这样想的”。 这种欲望,其实是人存在感的延伸。 通过表达,我们证明自己在场。 很多女生小时候被教育要“乖巧”,于是习惯压抑自己的表达。 久而久之,她们就会真的变成“沉默的人”。
但在商业和职场里,如果长期不表达,你的存在感就会被削弱。 别人未必看不到你,但会渐渐忽略你。 而在人际交往中,清晰的表达其实可以减少很多误解。 很多人一遇到矛盾,就会沉默,开始“冷战”。 以为时间可以化解一切,其实只是自己想得美好, 矛盾还是在那,只是被压抑住了,但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我自己也经历过从沉默到表达的转变。 刚创业时,很多场合我觉得自己太年轻,不敢说。 后来逼着自己去表达,哪怕被怼也要说。 结果发现:越敢说,越有人愿意听你说。 而当一个人不愿意、不敢表达,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张力。 她可能会变得很沉默,不是不懂,只是懒得说。 甚至慢慢地,连“被误解”都无所谓了。 所以,一个有生命力的女人,一定会有表达欲。 她敢于展示自己的角度,也敢于面对不同的声音。 因为她知道,表达本身,就是“活着”的方式。
3打扮欲 除了分享欲和表达欲,还有一个点,千万别小看。 那就是,打扮欲。 杨绛先生说:女人一定要打扮,一定要穿得好看,这才足以抵挡伤悲。早晨醒来,把自己的形象弄好,一个好形象,就足以应付,一天繁忙的工作。
当一个人有心思打扮自己,她其实是在告诉世界:我还在乎我自己。 换一件新衣服、做个新发型、喷点香水,哪怕只是精心挑选一副耳环,都能让她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打扮欲,不是肤浅,不是臭美,它背后藏着的是生活热情。
真正疲惫的人,往往不会想要打扮。 她觉得,反正也没意义,没人会在意。 但当你愿意为自己花心思的时候,你会发现状态会被拉起来。 我之前跟大家说过:一个人的形象,决定了她的圈子和机会。 职业装让你更挺拔,珍珠耳饰会让你更亲切,一支新口红会让你多了一点笑容。 在商业场里,这点尤其明显。 一个懂得打扮的女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她在乎自己,也在乎场合。 那种气场,往往决定了别人愿不愿意把机会交给你。 所以,打扮欲,不是虚荣,而是能量感的外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