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段练功视频在网上火了. 上海一间练功房里, 82岁的老太太接过同伴抛来的长枪, 抬腿、转身、回踢, 动作干脆利落, 气息平稳得像年轻小伙儿. 评论区里, 不少中老年朋友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不是‘小常宝’齐淑芳吗?"
是啊, 就是那个当年唱着 " 今日痛饮庆功酒" 红遍全国的京剧名角. 只是谁也没想到, 这位曾被骂 " 叛徒" 的艺术家, 八旬高龄还能把长枪耍得这么溜. 她的故事, 比舞台上的戏文还曲折. 打小泡在戏班里, 16岁成了 " 活常宝"齐淑芳这辈子, 像是为京剧而生的. 1944年 她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 家里的刀枪把子、戏服行头堆得比床还高. 祖父是清末老生名角, 爸妈、哥嫂全是梨园行家 大哥是上海京剧院副院长, 三哥是武生好手, 大嫂更是有 " 中国第一女武旦" 的名号. 在这样的家里, 她5岁就跟着大人学戏, 7岁敢登台亮嗓. 那会儿学戏苦啊, 别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跳房子, 她腿上绑着沙袋跳台阶;嗓子唱哑了, 就灌生鸡蛋清润喉;别人睡了, 她还对着镜子练眼神、走台步. 14岁考上海戏曲学校时, 老师夸她有灵气, 她只说:" 不吃苦, 哪能登台呢?" 这份苦没白吃. 16岁那年, 她在北京吉祥剧院演《三战张月娥》, 一亮嗓就把台下震住了, 满堂彩响了半天才停. 京剧大师梅兰芳看完, 握着她的手直夸:" 后生可畏, 将来准成大器!" 真正让她成了 " 国民偶像" 的, 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 " 小常宝" . 她把那个深山里的倔强姑娘演活了 眼神里有恨, 骨子里有刚, 唱起 " 今日痛饮庆功酒" , 台下观众跟着拍巴掌, 有的还掉眼泪. 那会儿, 谁家收音机里没放过这段?街头巷尾, 大人小孩都能哼上两句.
红了之后, 她跟着剧团跑遍欧洲. 在巴黎、慕尼黑的剧场, 三千人的座位座无虚席, 连站票都被抢光. 谢幕时, 西方观众一边鼓掌一边喊 " 再来一个" , 十几次都下不了台. 那会儿的齐淑芳, 是真风光, 走到哪儿都是鲜花和掌声, 大伙儿都说她是 " 人民艺术家" . 戏里戏外皆深情, 两段婚姻藏着遗憾事业红火时, 爱情也来了. 在《智取威虎山》剧组, 她认识了音乐才子龚国泰. 他为 " 小常宝" 写的唱段, 婉转又有劲儿, 把角色的心思全唱透了. 一个热情奔放, 一个沉默内敛, 性格互补的两人, 1974 年国庆节低调结了婚, 成了圈内人人羡慕的一对. 可对艺术, 齐淑芳是真 " 狠" . 后来排《磐石湾》, 她查出怀孕了, 思来想去, 还是咬着牙放弃了孩子. " 戏不能停" , 就这四个字, 藏着多少遗憾, 只有她自己知道. 谁也没想到, 一场赴美演出, 竟成了她和龚国泰的 " 永诀" . 1988 年, 美籍华商邀请上海京剧团去美国巡演, 齐淑芳带着 30 名骨干演员出发了. 龚国泰因为有事没同行, 临走时, 他还笑着说:" 等你回来, 我给你新写段唱腔. "
可巡演结束后, 齐淑芳在纽约酒店里跟大伙儿说:" 要不, 咱们留下试试?把京剧唱给美国人听. " 30名演员全留下了. 消息传回国内, 炸开了锅. " 叛徒!" " 吃里爬外!" 骂声铺天盖地. 上海京剧院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骨干, 好多演出都黄了. 龚国泰在家接到记者电话, 问他怎么看妻子 " 在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强" 的传言, 他沉默了半天, 只说:" 她有她的追求. " 后来听说齐淑芳在美国和剧团编导丁梅魁走到了一起, 他才慢慢放下, 重新组建了家庭. 在美国刷盘子、睡火车站, 她偏要让京剧站上百老汇留在国外的日子, 哪有想象中风光?刚开始, 华人看她的戏是为解乡愁, 美国人图新鲜, 可新鲜劲儿一过, 票房就凉了. 工资发不出来, 昔日的国家一级演员们, 只能脱下戏服找活干.
齐淑芳去中餐馆刷盘子, 手泡得发白;团员们在街头卖艺, 脸都快搁地上了. 最惨的时候, 她没钱住旅馆, 就在火车站的长椅上蜷一夜. 但每天清晨, 她准会找个地下室吊嗓子, 对着镜子练 " 鹞子翻身" , 枪杆磨得手心全是茧子. " 咱是唱戏的, 不能丢了功夫. " 她总这么跟大伙儿说. 后来, 在华人钢琴家殷承宗的帮衬下, 他们拿到了绿卡, 还办起了 " 齐淑芳京剧团" . 为了让美国人看懂京剧, 她琢磨出不少新招:《杨门女将》加英语解说, 《天女散花》融进芭蕾动作, 武打戏特意强化视觉效果. 国内同行骂她 " 糟蹋艺术" , 她不辩解, 只一门心思排戏. 慢慢的, 剧场里的金发碧眼多了起来. 2003 年, 剧团登上百老汇舞台演《杨门女将》, 《纽约时报》整版报道, 说 " 东方的芭蕾在曼哈顿绽放" . 美国总统布什看完, 竖着大拇指说:" 这是最震撼的东方艺术!" 她教的美国徒弟, 还在耶鲁大学用京剧演《哈姆雷特》, 把东西方文化拧成了一股绳. 八旬归来, 练功房里仍是 " 戏比天大"2008年 离开20年的齐淑芳第一次回国. 有人堵着问她:" 后悔吗?" 她笑了笑, 没说话, 身后跟着一群金发碧眼的洋学生, 穿起戏服, 京白说得字正腔圆. 三年前, 她彻底回了上海, 住进老房子, 每天雷打不动去练功房. 有人说她 " 挣够美元回来了" , 有人说她 " 想洗白" , 她全当没听见, 只专心教年轻演员, 一分钱不收. 今年5月, 她和丁梅魁的练功视频火了. 82岁的她, 长枪在手, 跟丈夫配合得严丝合缝, 枪尖在空中飞, 一次没落. 网友们惊呼:" 这哪像八旬老人!" 从 " 小常宝" 的舞台到纽约后厨的碗碟, 从骂声一片到视频走红, 齐淑芳的一辈子, 比任何戏文都跌宕. 八旬高龄的她, 或许早已不在乎 " 叛徒" 还是 " 使者" 的评价. 就像她常对学生说的:" 戏比天大, 在哪儿唱, 都是唱给天地听. " 看着视频里那个挥枪的身影, 多少中老年朋友想起了当年挤在剧场看她演出的日子. 不管怎么说, 那个爱了一辈子京剧的 " 小常宝" , 从来没离开过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