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时机到底有多重要?五年前买房的人,如今基本上都在讲鬼故事,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二十年前买房的人,如今大部分都成了人生赢家,以至于,早年的房地产圈里流传一句话:“除了买房,其他一夜暴富的方法,几乎都写在刑法里。”
最近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卖房帖子,这位业主披露了几点信息:1、香蜜湖香域中央一套房子,20年前以168万左右一手价买入(包含税费),现在3000多万卖掉,至少怒赚十八倍。2、卖房的理由是置换,接下来准备搬到宝中,主要是想换个环境,原来的片区感觉太旧了。3、这套房子挂出来卖了一年多。一方面,他们也没那么着急,遇到合适买家就出手,没人买就留下。赶巧最近有个买家有学区需求,急着落户,两边一谈就成交了。另一方面,这轮楼市大洗牌,深圳几个豪宅区中,香蜜湖片区相对较稳,在上一轮行情中也涨得不算多。于业主而言,降价压力相对较小;于买家而言,3000万以上预算,能挑到的优质豪宅标的变多了。从学区资源和居住资源的角度,香蜜湖老牌豪宅的地位,短期内依旧很难撼动。但从资产成长效率的角度,香蜜湖片区已经过了快速成长期,未来大概率也是平稳行情。现在的深圳楼市,未必人人都需要买房,单纯卖房套现也没必要,但正确的换房却尤为重要。为什么?每个板块、每个小区都有它对应的生命周期,会经历拓荒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阶段。聪明的做法是:在成长期买入,在成熟性末端卖出置换。一旦发现房子进入衰退期,赶紧卖掉换掉,因为衰退期往往很漫长。
对普通个体而言,和买房时机一样重要的,还有买对城市、板块和产品。同样是20年前买房的人,把资金放在深圳和老家,如今拿到的涨幅可能相差十几倍——有的实现了财富自由,有的仍在为改善居住奔波,有的则成为“有资产的穷人”。同样是在深圳买房,有优质产业支撑的强板块,过去这些年的房价涨幅就是好于各方面资源匮乏的弱板块。在买房踩坑这条路上,几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钱人买房也会踩坑。举例来说——中国人普遍有个别墅梦,但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别墅都只是富人的消费品。一旦他们体验过了别墅生活的各种坑,通常就不太可能再回头购买别墅了。深圳的尖岗山别墅、观澜湖别墅群、龙岗别墅群等等,可以说没有一个能打的。最差的那一个,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那就是东部华侨城的天麓别墅。那里的业主持有十几年,平均每套亏损高达1000多万。没有地段支撑的品质房,总价越高,流通性往往越差。
站在2025年的当下,我们必须要承认——以前那种靠买房快速暴富的例子,以后基本没戏了,很难再简单复制。因为每个城市、每个片区的发展阶段完全不同。那种在大城市赶上大拆大建、房价短时间翻倍、“咸鱼翻身”的好机会,是过去快速发展时期才有的特殊产物。现在情况变了。中国城市快速扩张的“黄金期”已经结束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来说,未来几十年不仅很难高速发展,很可能还会慢慢衰落。过去几十年,城市化快速发展,但农村和小城镇人口一直在流失,上百万个村庄都消失了。接下来,中小城市人气减弱、发展变慢,是个大概率事件。因此,现在买房还算不算优质的投资品? 对超过90%的人来说,未来买房不仅赚不到大钱,很可能还会亏钱。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房子,翻身的机会很小了。
未来大部分房子,就像过去农村老房子一样,主要就是用来住的。小城市那些高楼,时间久了很可能变成危楼。 以前买房能暴富,以后乱买房会返贫。 这将是很多中小城市的现实。国家提倡的“房子回归住”的目标,可能在这些地方最先实现。
与此同时,极少数大城市的好地段的好房子,依然是中高收入家庭守住财富的核心资产。 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这道理放哪个时代都一样。
所以现在买房的策略是:
宁可观望,也别随便买。 走上坡路都得使劲儿。买房太“轻松”了,往往风险反而越大。 买房和换房作为普通人的超大额支出,同时又是极其低频的行为,绝大部分人都缺乏经验。而缺乏经验却要做如此重大的抉择,做对了当然皆大欢喜,做错了很可能会悔恨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