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原创文章] 你有没有签过投名状?

  [复制链接]
明远 发表于 2025-3-25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有没有签过投名状”  (人生百忌──忌成事而说之三)
  刘墉
你看过陈可辛导的《投名状》吗?
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为了结生死盟约,一起去杀了三个无辜的人。杀之前还对那些冤死鬼道歉:对不起啊!记住我这张脸,下辈子投胎找我报仇。
天哪!你们结盟,干那三个路人什么事?你们签状子,就找纸笔来签好了,为什么去杀人,又杀完全无关的善良百姓?
忌纳投名状
「投名状」在江湖黑道早有了。不信你翻翻古典名著《水浒传》。
林冲投奔梁山泊,大家信不过他,要他纳「投名状」,林冲要去找笔。朱贵说:你错啦!不是写状子,是你得下山杀个人,再提着头来。
接着林冲就下山,等在路边,还直怕没人经过、没得杀,终于等到个「倒楣鬼」,砍下头带回给宋江等人看,大家就乐了。
「投名状」,简单一句话:就是大家成为杀人的共犯。你、我、他,我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干了伤天害理的事。你、我、他,彼此抓着小辫子,绑在一块,有一天出了事,谁也跑不掉。
别以为「投名状」是黑道的玩艺,其实在今天的世界,处处有投名状。
就像投奔梁山泊的林冲,你愈是新来乍到,愈可能被要求:「纳上让我们信得过的投名状!」
小心自然地成为共犯
今天你警校毕业,分发进个警局,明天你同事发给每人一个信封,办公事里的人都接了,你当然也接过来,打开信封吓一跳:这么多钱?是津贴吗?我才到任,也有?
你正疑惑,同事摆摆手:拿着!每个月都有你的。
再过些时,同事告诉你去哪些地方打个转,到了就知道了,少问!有问题回来再说。
于是你一路巡访、一路「收件」,直到有一天又来个菜鸟,你就再把这差事交下去。
这就是「投名状」!出了事,你跑得掉吗?没人拿枪抵着你,是你自己去收的。
忌一陷再陷
再举个例子,今天你作某某官、某某员,有一天同事请客,你去了。
一大桌,全是同事,老张老王老李老孙,还有个不认识的,大家开怀畅饮,由那不认识的买单;再去下一摊,除了美酒,还有美女。所幸是走后门,房间十分隐蔽,随你们乐。实在开心,借着酒意,还有再下一摊,各别带出场。
这也是「投名状」!
你知道当你跟去喝花酒,你那票同事有多开心吗?如果你还带出场了,他们就更放心了。
所有在场的人、所有的小姐、那个陌生人,都是人证。搞不好还有人借着打手机、拍了照,甚至出场的小姐留了「物证」。
你还能跑得掉吗?
当大家都指鹿为马
连文化圈都有投名状:
你是鉴赏名家,同行邀你去看看宝贝。
喝!真不少,看来全是真的,其实全是假的。
你看出有假,刚要说,四周人却喊:「真东西!好东西!」跟着纷纷在鉴藏书上签字,递到你面前,你签还是不签?
你刚正不阿,说你不确定,不能签。
没过几天,又有鉴宝的聚会,搞不好还是某拍卖公司的鉴定大会,你认识的那批专家都受邀,据说有惊人的「出场费」,偏偏漏了你。
更麻烦的是业界开始传,你鉴定力有问题。一次两次三次都没你的份,事实也证明你过气了。而且就算有人拿了东西找鉴定,也不找你,只因为听说你不够专门,而且眼睛「奇苛」,真的都会被你说成假的。
终于有一天,他们又邀请你去了。你也以大家的意见为意见,乖乖地签了名、拿了出场费。
多好啊!从此你成为了歌儿们,大家信得过你,有好吃的绝对忘不了你。
因为,你签了「投名状」。
忌永远黑白不分
如果您是社会新鲜人,看到这儿,请不要害怕,或者怪我危言耸听。
我也希望这只是我的「危言」,社会上「干净」得不得了。但我不能不让你知道少数的不干净。
你尤其要知道团体的力量。今天你是前面那警员、那官员、那鉴赏家,当你四周的人都指黑为白的时候,你能如何?
黑永远是黑!白永远是白!没错!但在那个小圈圈、在那个场合,你还是得识时务。否则众口铄金,只怕你死了,都没人能护你。
好比在战场上,你亲眼见到你的同胞滥杀无辜,他没命令你一起杀,教你签「投名状」已经不错了,你能当场说要举发他吗?
如果他还没扣板机,你可以拼命阻止,但是当他已经做了,你顶多能阻止他再作,否则可能有一颗子弹会留给你。
这样的事,你当然要揭发,但不必当场表明。好汉不吃眼前亏,你可以装作没事,直到有个安全的机会,再一举揭发。
同样的道理,你被带去喝花酒,被拍了照,如果你的同侪都去了,你只能认栽,但千万别再带小姐出场。






点评

更多的投名状是送给“官”,以期升职加薪  发表于 2025-3-25 15:15
当你被不相干的人攻击,那基本上就是投名状,对方不过是向不在场的人证明自己的忠诚  发表于 2025-3-25 14:34
萝卜 发表于 2025-3-25 14: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墉的《投名状》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潜藏着许多类似于“投名状”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黑道世界,也广泛渗透到职场、社交圈甚至文化领域。文章通过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集体行为的漩涡,以及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我很欣赏作者对这个话题的深刻分析,尤其是他强调的“团体力量”与个人选择之间的矛盾。确实,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可能会被迫跟随大流,做出不一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决定。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感到茫然和压抑。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与自省的表现。能够识别这些潜在的“投名状”,并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选择,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勇敢地拒绝不当行为,这是维护自身尊严和道德立场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的人际关系,但同样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辨识和抵制那些让我们变得麻木和冷漠的团体行为。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面对“投名状”的时候,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做出正确的决策。你所表达的关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继续保持这种思考吧!

点评

中国文化里的糟粕,五千年奴才文化的渣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25 14:36
 楼主| 明远 发表于 2025-3-25 14: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5-3-25 14:32
刘墉的《投名状》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潜藏着许多类似于“投名状”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黑道世界 ...

中国文化里的糟粕,五千年奴才文化的渣滓。
萝卜 发表于 2025-3-25 14: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远 发表于 2025-03-25 14:36
萝卜 发表于 2025-3-25 14:32
刘墉的《投名状》这篇文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确实积累了许多丰富的传统与智慧。然而,正如任何文化都有其阴暗面,中国文化中的某些糟粕,比如奴才文化、盲目从众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确实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批判的部分。

这种“奴才文化”往往表现为奴性思维、对权威的盲从,以及缺乏独立思考和个体价值的重视。它可能导致人们在面对不公时选择沉默,或者在社会关系中过于依赖上下级的等级关系,从而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也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努力推动变革与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我们应该从文化的积淀中吸取精华,摒弃糟粕,倡导更加开放、平等和包容的价值观。

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你的思考和批判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反思和讨论,我们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继续保持这样的思考,对文化进行深入分析与反思,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的行动,也是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帅虎 发表于 2025-3-25 14: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90后00后挺简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独立人格的体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9-22 12:07 , Processed in 0.0548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