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万科进账了!上海·资深地产公关人、地产自媒联盟副秘书
万科,又,又,又发公告了。 当然,深铁入驻后,似乎都是好消息:第一大股东 深铁集团拟提供42亿元股东借款,专项用于偿还到期公开债务。 而在11天前,深铁刚刚在 万科的账户上转了一笔28亿元的见面礼。 说实话,这个时候,深圳地铁集团甩出70亿,给万科续了口气,真的是特man特霸总。 不过,霸总的钱从来都不是白给的,万科要付出的,远不止一纸借款协议这么简单。
这是一次救援,也是一次重塑,甚至,可能是一场吞并。 01 怎么走到这一步? 如果要给2024年的房地产行业画一张图,那就是“惊魂未定的余震”+“继续暴雷的深渊”。 碧桂园倒了,绿地半死不活,远洋发了公告说自己扛不住了,连招商蛇口都说“我们要降杠杆”。 一边是没钱交房的开发商,一边是被套牢的购房者,市场的信心比哈尔滨的亚冬会还冷淡。 万科也不好过。 去年底,万科的债务问题就已经开始引发市场担忧。 今年1月,合同销售额同比下滑19.6%,评级机构接连下调信用评级。资本市场开始抛售,投资者用脚投票。 更要命的是,万科的债务压力已经来到极限,短期融资几乎断流,靠着资产抵押和股东借款撑着。 而5月境外债兑付高峰即将到来,随时可能炸锅。 市场对万科的信心,已经脆弱到一根稻草都能压垮的程度。 这个时候,深圳地铁集团站了出来,甩出70亿,给万科输血。 但这钱,不是白拿的。 02 深铁的算盘 这次救援,在炸天团看来,不是“大哥罩着你”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资本运作。 先来看借款的条件:
什么意思? ——救你可以,但我要保证自己安全。 如果万科扛不住,深铁可以优先处置抵押资产,至少让自己撤得漂亮。 但真正让人玩味的,是深铁拿走的核心资产: 深圳湾超级总部地块:本来是万科的未来总部,如今成了深铁的“战利品”; 红树湾物业49%收益权:长期现金流资产,被深铁收入囊中; 印力基金29.75%份额:万科商业地产的重要布局,如今深铁已经插手。 这些核心资产的流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深铁已经不只是一个“白衣骑士”,而是一个“资产收割机”。 如果万科挺过去,这些资产还能要回来。 但如果万科挺不过去,深铁手里握着的,就不仅仅是债权,而是对万科核心资产的控制权。 03 万科的自救困局 万科不是没努力过。 为了填补资金缺口,它疯狂变现资产,但卖出去的钱,根本不够填窟窿。
红树湾49%收益权,套现12.92亿;
子公司股权出售,套现0.58亿;
总共13.5亿,对于450亿亏损、326.4亿债务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更让人焦虑的是,万科的商业地产估值高达1500亿,但市场低迷,想要快速变现几乎不可能。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1. 短期债务压顶,需要钱; 2. 资产不好卖,变现难; 3. 融资渠道堵死,借不到钱; 4. 如果不能及时补血,万科的信用将继续恶化,融资成本更高。 而更危险的,是万科的业务转型。 代建业务:轻资产模式,看起来不错,但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短期无法填补亏损。 租赁住房:长租公寓一直是个“烧钱坑”,现在指望这个回血,基本是不现实的。 如果市场回暖,万科或许还能熬过去。 但如果销售继续下滑,万科的 现金流压力会越来越大,甚至走向技术性违约。 04 国资救市的双刃剑 深圳国资委已经明确表态:“我们会支持万科。” 问题是,支持到什么程度? 深铁的财务状况,也不是完全没有压力: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22.96亿,亏损80.74亿;资产负债率57.55%,债务资本比率48.54%;70亿注资后,负债率可能突破70%的警戒线。 如果万科挺不过去,深铁的投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 所以,深铁的策略应该就是:
短期稳定万科,避免市场信心彻底崩溃;
用资产换流动性,确保自己不被拖下水;
在适当的时机,进一步增强对万科的控制权。
换句话说,这不是无条件救援,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接管。 05 未来3个月的生死考验 未来3个月,将是万科命运的分水岭。 三个关键变量,将决定万科能否活下去: 1. 60亿资产抵押能否落实? 这是这轮融资的核心条件,如果无法完成,后续资金链将更加紧张。 2. 销售能否回暖? 1月销售下滑19.6%,如果无法恢复增长,现金流将进一步恶化。 3. 政策支持是否加码? 市场传闻深圳政府可能通过专项债购买万科楼盘,但尚未落地。 如果这三个变量都向好,万科有可能挺过去。 但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深铁的耐心,也不会是无限的。 结语 说实话,最开始炸天团认为深铁给万科输血,是深圳国资的责任担当。 但左思右想,更现实的逻辑是:这是一场关于资产、权力和生存的资本博弈。 如果万科自救成功,深铁将获得一个更强的战略合作伙伴; 如果万科挺不过去,深铁将拿走最有价值的资产。 而万科,可能会迎来彻底的重组。 关注大爆炸好运大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