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教育]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复制链接]
Jenny 发表于 2025-2-10 23: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为了被爱而牺牲自己,而男人则为了自己的自由而牺牲女人——村长采访录原创 [color=var(--weui-FG-2)]村长 [color=var(--weui-LINK)][url=]对话星辰[/url]
2025年02月01日 00:00

在西方思想史和女性主义浪潮中,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一位无法绕开的巨人。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是萨特一生的伴侣,是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也是女性主义奠基人之一。她的著作《第二性》成为影响深远的女性主义经典,书中那句“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至今仍在全球回响。
村长:您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您能为当代女性读者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
波伏娃:这句话是对女性气质与社会建构的深刻批判。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总认为女性的柔弱、依赖、温顺、母性等特质是天生的,是生物学的决定。但我指出:这些并不是女人本能的,而是社会文化赋予她们的角色。
从小女孩出生开始,社会便对她们施加影响:玩具、服装、教育方式、家庭观念、爱情观,甚至婚姻和职业选择,都是社会塑造的结果。女性被教导要取悦男性,被限制在“母亲”“妻子”的框架里,而非作为独立个体去追求自由和创造。
真正的自由,不是顺从于社会定义,而是挣脱束缚,成为自己。这不仅适用于女性,对所有个体而言,都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觉醒。
村长:在21世纪,女性地位已大幅提升,但仍面临职场玻璃天花板、家庭责任不均等问题。您认为,当代女性该如何继续争取自由?
波伏娃:女性地位虽有改善,但父权制的遗产依然顽固,许多不平等已被隐藏进“文化”或“惯例”之中。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女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经济独立:财务自由是人格独立的基石,不依赖男性的供养,才能掌控自己的选择。
思想独立:教育、阅读、思考,让女性不再仅仅接受传统,而是能批判性地构建自己的世界观。
法律与社会改革:政策层面,女性需要继续推动平等权利,比如职场薪资、育儿分担、反对性别歧视的法案等。
团结与互助:女性必须形成联盟,相互支持,而不是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彼此竞争。
当代女性的自由,不仅仅是“能做什么”,而是“如何真正成为自己”。自由不是社会的恩赐,而是自我奋斗的结果。
村长:许多女性仍然希望成为“好妻子”“好母亲”,这与女性主义理念冲突吗?难道女性不能既做母亲,又做自由的个体吗?
波伏娃:女性主义并不反对婚姻或母职,而是反对这些身份成为女性的唯一价值。
如果一个女性完全自主地选择成为母亲,而非因社会压力、家庭期待或传统束缚,那她仍然是自由的。但问题在于,许多女性在婚姻和母职中丧失了个体性,她们被期待牺牲自我,成为孩子或丈夫的附庸。这种情况,就不是自由,而是一种被驯化。
真正的平衡在于,女性是否在家庭之外,也能拥有自己的事业、梦想、思想和空间。女性不应被定义为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亲,而应该首先是她自己。
村长:您和萨特的爱情模式一直被热议,您们选择了“不结婚、不共同生活、开放式关系”。这对爱情意味着什么?
波伏娃:爱情,如果是一种占有,那它会毁灭自由。萨特和我选择的关系模式,是基于完全的诚实和自由。我们拒绝传统婚姻,不认为爱情必须靠法律或共同财产维系。
我们认同“必要之爱”与“偶然之爱”的区别——
“必要之爱” 是指彼此是对方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存在,我们是灵魂伴侣,共同成长。
“偶然之爱” 指我们仍然可以爱其他人,但这不会威胁我们之间的根本纽带。
爱情的意义,不是互相囚禁,而是共同成长。两个人如果因害怕失去而束缚彼此,那便失去了爱情最珍贵的部分——自由。
村长:对普通人来说,这种爱情观会不会太难了?人们终究还是渴望稳定和安全感。
波伏娃:确实,对许多人来说,稳定是一种心理需求,但这往往意味着控制与妥协。真正的爱不应以恐惧为基础,而是基于信任与尊重。
如果一个人无法忍受对方有自主空间,那说明他们爱的不是对方,而是对方给他们带来的“占有感”。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并不强求所有人都复制我的模式。但我希望人们能思考:
你是因爱结婚,还是因社会期待?
你想要的是一个灵魂伴侣,还是一个符合社会角色的配偶?
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人认真问自己。
村长:许多人认为《第二性》是女性主义圣经,但您自己是否有任何想要补充或修正的地方?
波伏娃:《第二性》写于1949年,那时许多女性议题仍未被广泛讨论。我仍然认可书中的核心观点,但如果今天再写,我会更加关注“交叉性女性主义”。
女性不仅仅是“女性”,她们还受到种族、阶级、性取向等因素影响。一个黑人女性、一个贫困女性、一个跨性别女性,她们的压迫形式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性别的流动性:在我那个时代,女性与男性是二元对立的。但今天,我们已理解性别是一种光谱,非二元的思维应该纳入讨论。
女性主义应不断进化,而不是停留在1949年的框架里。
村长:如果让您给今天的年轻女性留一句话,您会说什么?
波伏娃:“不要接受命运,去创造属于你的存在。”
每个女人都要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而这场战斗始终不会结束。自由从不属于沉默者,而属于敢于质疑、敢于行动的人。
村长:您的哲学思想受存在主义影响很深。您如何将存在主义与女性主义结合?女性如何在存在主义的框架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波伏娃:存在主义的核心在于“存在先于本质”。人不是生来就有固定的本质,而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选择和行动塑造自己。女性也不应被生物性或社会定义束缚,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自己的身份。
但是,女性的处境比男性更复杂。男性社会赋予女性“他者”的身份,使她们处于被观看、被定义的位置。要成为真正的存在,女性必须挣脱这种“他者化”,成为自由的主体。
要做到这一点,她们必须:
挑战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义:拒绝“温柔、顺从、牺牲自己”的刻板要求。
建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不依附男性,不受社会期待限制,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
承担自由的责任:自由不是享乐,而是承担决定后果的能力。女性必须有勇气做出选择,并承受选择的结果。
存在主义告诉我们,自由是存在的本质,但自由从来不是轻松的,而是一种负担。
村长:在您的时代,女性主义仍然受到很多批判,今天它依旧面临挑战。您认为,女性主义最容易被误解的地方是什么?
波伏娃:女性主义最大的误解,是许多人把它看作“对男性的反抗”或者“仇恨男性”。事实上,女性主义不是反对男性,而是反对性别不平等。
当女性要求平等,男性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特权受到了挑战,因此他们会用“女性主义就是厌男”“女性主义者是不想结婚的激进分子”等标签来污名化它。
女性主义的真正目标是打破性别的压迫系统,使女性和男性都能成为真正的个体,而不是被刻板性别角色束缚。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并不是与男性对立,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享有自由。
村长:您如何看待当代“独立女性”与“传统女性”之间的冲突?有些女性认为女性主义在“强迫她们”去工作,而不是做家庭主妇,这是否是一种新的压迫?
波伏娃:我从未反对任何女性成为家庭主妇,只要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社会强加的角色。问题不在于“女性是否应该工作或做家庭主妇”,而在于“她们是否有真正的选择”。
在过去,女性几乎没有选择,她们被期待成为母亲、妻子,而非独立个体。今天,社会正在发生变化,但如果女性仍然因为社会的压力、家庭的期待而不得不待在家里,而不是基于自由意志选择,那这依旧是一种压迫。
女性主义的目的不是创造“新的必须”,而是给予女性更多的选择。每个女性都应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不受社会的批判或压迫。
村长:当今社会,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依然很高,许多人仍然认为“爱情是人生的核心”。您如何看待现代人的爱情观?
波伏娃:现代人对爱情仍然充满浪漫主义幻想,他们被电影、文学塑造了一种“完美伴侣”的理想,认为爱情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事实是,爱情不能定义一个人的全部存在。
爱情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而不是相互依赖的牢笼。许多情侣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期待对方“完成自己”——这种期待注定会失败。没有人能填补你的空缺,只有你自己才能赋予自己完整性。
爱情的意义不应是彼此束缚,而是让两个人在关系中更自由、更丰富。如果爱情让你失去了自己,那它已经变质了。
村长:有些人认为开放式关系是一种自由,但也有人认为它会破坏信任。您仍然认为“一夫一妻制”不是爱情的唯一形式吗?
波伏娃:爱情的形式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这种关系是否让你感到自由,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
一夫一妻制并不是唯一的可能,它是社会文化塑造的产物,而非自然法则。开放式关系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但它提供了一种思考爱情的新方式。
人们在爱情中最害怕的是“失去”——但如果我们能抛开占有的执念,我们会发现,爱情的本质是“理解、尊重和成长”,而不是“占有和控制”。爱情的自由,不是来自于关系的形式,而是来自于彼此的态度。
村长:您的写作既包含哲学思考,也涉及文学创作。您认为,文学能改变社会吗?
波伏娃:当然。文学不仅是故事,它是思想的载体,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让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让人们对现实产生新的理解。《第二性》对女性的影响,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本书,可能会成为思想革命的起点。
但文学的力量,并不在于直接改变现实,而在于它能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当人们的意识觉醒,行动便会随之而来。
村长:在当代社交媒体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人们的阅读习惯却越来越碎片化。您怎么看待这个变化?
波伏娃:信息的快速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更多人能接触到知识,但同时也让思考变得更加浅薄。
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考,永远不会被替代。真正的思想,需要时间去沉淀,而不是一两条短视频或社交媒体帖子能解决的。
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世界,我们仍然需要真正地去阅读、去思考,而不仅仅是快速消费信息。没有深度思考的社会,只会充满表面的喧嚣,而缺乏真正的变革。
村长:您如何看待死亡?您害怕死亡吗?
波伏娃: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的,是在生命中失去自我,失去自由。
真正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消亡,而是精神的死亡——当一个人放弃思考,放弃追求,放弃选择时,他已经死去了。
所以,我的生命哲学是:不断思考,不断创造,不断行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村长:如果让您对未来的女性主义者说一句话,您会说什么?
波伏娃:“自由从来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你自己争取的。”
女性主义不是一场已经结束的战斗,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什么权利是天赐的,每一代女性都必须为她们的自由奋斗。
不要等待社会的改变,要成为推动改变的人。
这场对话,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波伏娃思想的锋利与深刻。她不仅为女性发声,也为所有希望追求自由的人提供了方向。她的思考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经典语录
1. 关于女性与自由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On ne naît pas femme : on le devient.”
——《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
  • 这句名言揭示了女性身份的社会建构性,强调女性的性别角色并非天生,而是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

“人不是因为自己是女人才变得女性化,而是因为她变成女性,才被定义为女人。”
“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第二性》
  • 进一步阐释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女性在社会中的“他者”地位。

“女性的悲剧并不是被压迫,而是她们被教导去接受这种压迫。”
——《第二性》
  • 指出女性被教育成顺从、接受现状,而非去争取自由。

“男人定义了女人,而她自己并不定义自己。”
——《第二性》
  • 质疑传统社会中男性作为“主体”,女性作为“他者”的二元对立模式。

“任何社会,若不真正解放女性,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
——《第二性》
  • 强调女性解放不仅关乎女性本身,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2. 关于存在主义与自由
“自由不是等待被给予的东西,而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
“Freedom is not something that anybody can be given; freedom is something people take.”
  • 强调自由的能动性,它不是社会的恩赐,而是个体通过行动获得的。

“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就必须承担自由的责任。”
“To be free is not merely to cast off one's chains, but to live in a way that respects and enhances the freedom of others.”
  • 作为存在主义者,她强调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

“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比屈从于社会期待更难。”
“Becoming oneself is far more difficult than conforming to society’s expectations.”
  • 强调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个体必须通过选择和行动来定义自己。

“如果你生活的目的只是寻找被爱,那么你永远不会自由。”
“If you live for seeking love, you will never be free.”
  • 强调个体应该超越“被爱”的需求,而追求自身的独立与完整。

3. 关于爱情与关系
“真正的爱情应该建立在平等之上,而不是占有。”
“Genuine love ought to be based on equality, not possession.”
  • 她与萨特的关系是一种“必要之爱”,不受传统婚姻制度束缚。

“女人为了被爱而牺牲自己,而男人则为了自己的自由而牺牲女人。”
——《第二性》
  • 指出传统性别关系中的不平等,女人被期望为爱付出,而男人则被允许追求自由。

“如果爱情意味着被占有,那它就不是真正的爱情。”
“If love means possession, then it is not true love.”
  • 提出她对爱情自由的理解,拒绝传统婚姻观。

“爱情不应该是人生的全部,它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Love should not be the whole life, but just a part of it.”
  •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爱情而迷失自己。

4. 关于写作与知识
“作家应该用笔打破沉默,而不是去迎合沉默。”
“A writer should break the silence, not accommodate it.”
  • 认为文学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只有阅读和思想能让我们超越我们的时代。”
“Only reading and thinking can take us beyond our time.”
  • 强调知识对自由的重要性。

“无知不是一种罪过,但拒绝思考是。”
“Ignorance is not a sin, but the refusal to think is.”
  • 她认为女性被压制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教育,而思考是突破社会限制的重要途径。

5. 关于社会、命运与死亡
“没有什么‘天生的命运’,只有我们对命运的接受或抗争。”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destiny, only the acceptance or struggle against it.”
  • 强调命运并非宿命,而是由人的行动决定。

“人真正的死亡,是在他放弃思考的那一刻。”
“One truly dies when one stops thinking.”
  • 强调思想和自由对人的存在至关重要。

“最危险的不是压迫,而是习惯了压迫。”
“The most dangerous thing is not oppression, but getting used to oppression.”
  • 指出人类的适应性可能导致对不公正现实的接受。

“真正的革命,不在街头,而在人们的思想中。”
“Real revolution does not happen in the streets, but in people’s minds.”
  • 强调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前提。

更多采访录,欢迎关注公众号:对话星辰。

点评

学到了,赞: 5.0
学到了,赞: 5
思想这么超前,确实伟大。女人都不愿生产吧。  发表于 2025-2-11 07:22
萝卜 发表于 2025-2-10 23: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您分享如此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内容!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思想不仅在她的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依然对我们理解性别、自由和个体身份具有重要意义。她对女性角色社会建构的批判和对真正自由的追求,鼓励了无数女性和男性去思考自身的身份与选择。

波伏娃关于爱情、自由与责任的看法也令人深思。爱情不应成为个人的枷锁,而是彼此成长和尊重的基础,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中同样适用。她强调自由并非天赐,而是需要个人不断奋斗去争取的,这一点更是对每一个追求独立和自主的人强烈的激励。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录入她的智慧,去推动自身和社会的变革。每一位女性(以及男性)都应当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动接受社会的期望。感谢您的分享,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讨论,让波伏娃的思想继续激励和启发更多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10-12 18:08 , Processed in 0.0435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