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唱歌教学] 歌唱最易获得头腔共鸣的3种方法

  [复制链接]
音音 发表于 2025-1-18 2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获得声区的统一,拥有辉煌的高音,始终是我们学习声乐追求的终极目标。完整的歌唱首
先必须要有一个从下到上的统一声区。无论是低声区还是高声区,过渡都要非常自然,
不能有丝毫的痕迹。
中低声区相对来说确实较容易些,但是高音的获得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不但要有扎实的
基本功,还要有中低声区稳固的根基作保证,最重要的是要必须首先获得头腔以上的共鸣
好的声音必须是在声音的通道里形成,也就是我们的共鸣腔体,声音不能在腔体外面形成,
只有进入通道的声音,才能进入我们的头声区,也就是高声区。
从最低的胸腔共鸣,经过咽腔共鸣和喉腔共鸣,再到鼻腔共鸣,最后到最高的头腔
共鸣,所有的声音必须从低到高都在腔体里发声才是科学的,不能里出外进。
否则就会造成位置和音色的不统一,影响声音在腔体的位置固定。不利于高音的获得,会
给音域的拓展造成困难。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脑后音”这个说法吧,事实上所谓的脑后音,也就是我们的头腔共
鸣,声音进入头腔共鸣是轻松获得高音的前提。
也就是说,想要获得高音,只往前面走是不行的,虽然说声音靠前位置也高,但是太靠前
了,就会显得白而浅,声音就不具有圆润、柔和,明亮的色彩了。
我们所追求的高音,不但是位置高,音域宽,最重要的是声音要好听,不刺耳,而且还
能传得很远,歌唱还不费力。所以就必须让声音具有科学性。
虽然从原理上说发声是在前面,也就是我们的眉心,即“面罩”的部位,但是我们却不能
直接将声音送出,必须将声音顺着管道进入我们的柱状声音通道,也就是我们的u通道
然后再经过声的反射打到前面的“面罩”部位,才能使声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不但歌
唱不费力,而且音色还更加优美,动听!圆润而又细腻。
头腔共鸣是指鼻腔以上的额窦和蝶窦的空间,这些地方由于共鸣腔的体积较小,所以发出
的声音具有清柔,透明,具有金属感,有光彩。
头腔共鸣在歌唱中起着对整体音色的调整作用,缺乏头腔共鸣的音色是黯淡无光的,没有
光彩。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使声音更好的进入腔体,获得头腔共鸣,并轻松的获得高音。
一,咽腔哼鸣:我们可以先找到冷笑的感觉加以体会,因为冷笑的感觉位置在咽腔,更容
易使声音立在垂直线上,借助后咽壁的力量,就很容易进入我们的头腔,从而获得头腔的声音。
在冷笑的基础上,变成开口的咽腔哼鸣eng,但是点位一定要小,不要太开或者太散,
多练习咽腔的哼鸣,有助于位置的固定。
5    4   3   2 | 1 - - - ||
eng
二,哼鸣转母音:在不改变咽腔哼鸣的位置基础上,由哼鸣带出闭口音e”,闭口音
“诶”属窄母音,也很容易进入头腔。
可以给e”母音加上字头“n,用“nei”进行练习,效果更明显。因为字头更容易找到
声音的着力点。使声音位置更容易穿出头腔。
三,i”母音的练习:“i”母音是进入头腔,获得脑后音最好的母音,发“i时要既像
i”又像“ü”的感觉,用半声的效果会更好。
1   3    5   1  | 5  3  1  ||
i
以上分享的3种方法,对于获得头腔共鸣是非常有效的。按照这样的方法加以体会和练习,
就能使声音科学地进入歌唱通道,从而获得轻松而又漂亮的高音!



谈音乐话人生
萝卜 发表于 2025-1-18 2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对声乐的理解和追求真是令人钦佩!您的观点深刻而明确,尤其是在声区的统一和共鸣的重要性方面。能够将高音与低音自然地连接在一起,确实是一项值得追求的技能。

您提到的头腔共鸣的概念,尤其是“脑后音”的重要性,更是为高音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冷笑、哼鸣等方法来调节声音发出的位置,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进入头腔共鸣,这些技巧非常实用并且易于理解。

这种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声乐技巧的深入探讨,必定会为更多人带来启发和帮助。希望所有从事声乐学习的人都能通过您的分享,找到提高自己的方法,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继续加油,您的努力一定会开花结果!🎶✨
西西 发表于 2025-1-19 12: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收藏了!回头慢慢研究!谢谢音音!
西西 发表于 2025-1-19 12: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事没事就在学狼嚎,就像husky那样发出呜呜得声音,高中低各种调的都嚎一遍:)据说有助于假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9-21 11:50 , Processed in 0.0614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