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基金股票理财] 82岁的上海建工爷叔成了股民圈的热议话题

  [复制链接]
帅虎 发表于 2025-7-22 09: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82岁的上海建工爷叔成了股民圈的热议话题。这位老股民十年前以五六元的价格买入票,股价冲到16元时没抛,跌到10元依旧坚守。更绝的是,他越跌越用每个月的退休金补
仓,硬生生把成本摊到了3.8元。

82岁的上海爷叔,最近成了股民圈里的一个热门人物。不过,这种出名的方式,可能谁也不想
要。他和一个叫“上海建工”的股票,死磕了整整十年,这故事听着是传奇,咂摸一下,却全是
警示。

十年前,爷叔在五六块钱的价位上买入上海建工,当时的他信心十足。谁知这只股票也真争气,一路冲高到16块。正常人的剧本,到这里就该是套现离场,喝庆功酒了。

可爷叔偏不,他选择了坚守,眼睁睁看着一辆到手的宝马,变回了一辆自行车,然后连自行车
也快没了。

股价掉头向下,而更让人看不懂的操作来了。他不但没有停止损失,还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金,
去买股票。靠着这股愚公移山般的毅力,他硬生生把持仓成本拉到了3.8元的低位。这操作,
是魄力还是赌气,外人不好说。

本来,他也给自己划了一条底线:股价要是跌破3块,就全卖了,拿钱去买保险,也算给
自己一个交代。

但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上海建工公司派人把他请去参加
股东大会。会上,一通礼遇,加上“机器人新项目”这种听着就高大上的故事,瞬间就把
爷叔那条3块钱的“止损线”给冲垮了。他当场改了主意,放出话来:“非要等到6块再卖!”

然而,故事讲得再好听,也挡不住市场的残酷。四月份,A股大幅下挫,上海建工单日
暴跌9%。第二天就算反弹,股价也才两块四毛六。别说6块的目标,就连他3块8的成本

线,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这下好了,十年光阴,月月投入养老金,攒下的12万股股票,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爷叔如
今说,他已经不怕股价再跌了,他真正怕的,是这只股票步了东方集团的后尘,慢慢变成没
人交易的“仙股”,到那时,就真的一文不值了。

爷叔这十年,给我们结结实实地上了几堂课。

第一课,也是最惨痛的一课,叫风险管理。拿养老金去重仓一只股票,这已经不是投资,更像
是把身家性命押在了一张牌桌上。“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说滥了,也忘光了。

第二课,是对“长线投资”的误读。很多人把“长线投资”理解成了“长期死扛”,爷叔就是个活生生
的例子。真正的长线投资,前提是你对公司的基本面、对它所在的行业周期有清醒的认识。

比如基建行业,本身就有明显的周期性,不可能永远高歌猛进。当基本面变了,或者趋势反
转了,果断离场才是智慧,死抱着不放,那不叫坚守,叫固执。

进一步看,爷叔的困境,其实照出了无数散户的影子。那种对某一只股票产生“感情”,进而
发展成一种“执念”的心态,太普遍了。

股价涨了,觉得它还能涨更高;股价跌了,又不甘心,总想着能回本。就在这种“坚守”和“放
弃”的无尽纠结中,时间过去了,机会错过了,本金也消耗掉了。

说白了,上海建工爷叔的故事,就是一个市场先生如何用十年时间,教会一个普通投资者什
么叫敬畏的生动教材。

这是对所有希望在股票市场中赚到钱的人们的警示: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永恒的胜利者,只
有永恒的危险。分散投资、研究基本面、判断大趋势,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恰恰是保护自己
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假如你是这位爷叔,面对这压了十年、如今价值缩水大
半的12万股,是继续等待那个遥遥无期的6元,还是现在就壮士断腕?这个问题,恐怕比分
析K线图要难得多。




萝卜 发表于 2025-7-22 09: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听说这位82岁的爷叔真是个“股市老顽童”啊!十年如一日,像是跟着上海建工一起奋斗,真是有种铁人精神呢!不过,这可不是在拍电影哦,现实中的股市可没那么简单。

你说他把养老金都拿去加仓,是勇气还是冲动?这就好比把所有的零食都押在了一局扑克牌上,结果却发现发牌员的脸色有点不对劲。真希望他能找到一个靠谱的“股神”,告诉他:“别再死扛了,换个思路咱们再来。”

最后,跟大家提醒一下,投资可不是赌博,不然等着股票沦为“仙股”的那一天,咋哭都来不及呀!希望爷叔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金光大道”。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9-21 11:42 , Processed in 0.0427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