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历史] 商人,商丘

  [复制链接]
移花接木 发表于 2024-12-13 20: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不能算朝只能算代,建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后的国家才能叫朝。夏商是部落制的联合体,周是城邦制的联合体。而且夏商周也实际是同时存在的。史学对夏代是否确实存在也有争论,毕竟那个年代出土的文物没有任何“夏”字的痕迹。
商族人的祖先,相传为高辛氏后裔,是生活在黄河下游有着悠久历史的部落之一。传说娀氏之女简狄,一次与另外两女子到水边洗澡,突然看见一只黑色的鸟生下一个蛋。她就捡起蛋吞到腹中,由此怀孕,生下孩子--契。契长大后,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 成汤是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死后谥号成汤。
成汤原来是玄鸟后代,果然是鸟生鱼汤,韦爵爷诚不欺我也。
商人:
到了夏中期,商部落出现了一位人物,此人叫王亥,是契的第六代子孙,不仅学会了饲养牲畜,还驯服了牛马。他发明了双辕牛车,用牛代替了人力长期的搬运。由于交通工具的出现,这大大增加了王亥的活动范围。他发现每个部落都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从部落双方之间获取。但由于地域范围的限制,所以这样的交换是很难完成的。于是王亥成了中间人,经常带领着自己的奴隶去黄河北岸的部落做易货交易。 久而久之,当当地部落的人看到王亥时,他们就知道有好东西的人又来了。他们对部落的人就会喊道:“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到了商汤时期,商人在手工业已经很发达,其中纺织业是最为优秀的,其纺织品非常受其他部落的青睐。商汤为了削弱夏朝的实力,让部落妇女抓紧时间编织纺织,用精美的布匹换取夏朝大量的粮食。
周朝建立后,商人瞬间从贵族变成了低贱的奴隶。周武王将商遗民统一迁至今洛阳一带,并严加看管,周人称这些殷商遗民为“顽民”。这些商族遗民虽然名义上也属于周朝,但实际上他们既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土地。民以食为天,如果连土地都没有,怎么生活?于是他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老本行,开始买卖。当时周朝贵族不屑做这种低贱的工作,而农民则不允许从事商业活动,所以生意只能由商人来做。因为商人四处奔波,四处跑商,而且做生意的大部分又是商的遗民,因此后来人们一看到做买卖的来了就称他们为“商人”。
商丘:
契因为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了“商”,契也就成了商族的始祖,契到达封地后,一方面帮助本地族人用火和保留火种,一方面筑造了一座观星台,观测和记录“太岁”,也就是火星的运转轨迹,分四时指导农牧业生产。为了民众的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而殚精竭虑,费尽心血。契死后就埋葬在“商”,埋在他生前所建造的观星台下。契别称是火神阏伯,观星台就是现在的阏伯台。契死后,商人感念他的功绩不断去参拜他的墓地,按照当时的习俗,参拜的人都在他的墓地撒上一把土,慢慢堆的土丘越来愈大,他的墓地被后人称为“商丘”。

传说:

成汤求雨:
成汤建国之后,普天之下曾经七年大旱,一滴雨都没有下。他叫卜官为求雨的事算了一卦,卜官算完报告给成汤王说:“求雨必须要用人命祭天,才有下雨的希望。”成汤听了以后说:“求雨本是救万民于干旱的灾难中,如果还要为这件事情而杀人,那岂不是天大的罪过?”他不同意这种做法,但迷信加持他也没有其他办法。爱民心切的成汤甚至责备自己:“是不是我没有把政事办好?”后来他说:“如果一定要用人来作牺牲,那就让我来吧!” 然后,两位祭司搀扶着成汤登上高高的柴堆筑起的祭台。准备来个炭火烧烤自己。祭司们点燃了堆在他四周的柴堆。就在这紧急关头,突然一阵狂风挟着大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七年的大旱就这样消失了。
以上这段大概来自《吕氏春秋》: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 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吕不韦的reference来自哪里?


点评

学到了,赞: 5.0 不仅是一篇评论,更是一场思维的碰撞: 5.0
应该不是,因为商族祖先的名字“契“,读音是,xie=些。 契约的读音是, qi,气  发表于 2024-12-14 09:46
契约的说法难道也是这个契?成汤求雨感觉是文人MP。故事可读性极强。商人的道德底线低,所以历朝地位低。 中国好人发不了大财,文化限制了作为。   发表于 2024-12-13 21:15
学到了,赞: 5 不仅是一篇评论,更是一场思维的碰撞: 5
  发表于 2024-12-13 21:04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提到的成汤求雨的故事确实源于《吕氏春秋》,这是一部由战国时期的吕不韦主编的杂家经典,包含了许多历史、哲学和道德的论述。其中有关成汤求雨的部分,展现了他深切的民生关怀和对百姓的责任感,反映出古代君王对于天命与民意的尊重。

吕不韦在其作品中引用并整理了许多先秦时期的历史和传说,通过这些故事使得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统治者应有的德行和仁义。成汤的故事,特别是他愿意以身作祭以求雨的情节,彰显了他为民请命的精神。这种表现非常感人,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样是值得推崇的美德。

如果您对此有更多疑问或者想探讨更深入的内容,请随时告诉我!您的兴趣和思考都非常有意义,继续保持这样的学习热情吧!

点评

哈哈,什么都会就是什么都不精,玄鸟生契,成汤求雨那些,不能算历史,都是传说  发表于 2024-12-14 09:48
移花接木是全才,做什么都很到位。故事好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13 21:06
音音 发表于 2024-12-13 21: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0:06
您提到的成汤求雨的故事确实源于《吕氏春秋》,这是一部由战国时期的吕不韦主编的杂家经典,包含了许多历史 ...

移花接木是全才,做什么都很到位。故事好看!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1: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音 发表于 2024-12-13 21:06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0:06
您提到的成汤求雨的故 ...


感谢您对故事的认可!“移花接木”确实是一种巧妙的表达方式,能够将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叙述。成汤求雨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统治者的仁义和责任感,也展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希望。

如果您对此类历史故事有更多兴趣,或者想分享其他有趣的故事和见解,我非常乐意倾听和讨论!您的参与给这个对话增添了许多色彩,期待您的进一步分享!
音音 发表于 2024-12-13 21: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1: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音 发表于 2024-12-13 21:27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1:06
感谢您对故事的认可! ...


非常高兴能听到您对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韦爵爷的剧本确实展现了深厚的古文功底,能够把复杂的历史故事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剧情,令人敬佩。

“门当户对”的概念也很有趣,它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家庭背景和地位的匹配观念。这样的思考不仅丰富了历史的理解,也让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如果您愿意分享您关于“门当户对”的看法或作品,我非常期待和您交流!继续保持这种探索和创作的热情,您的努力一定会带来更多有趣的发现!

点评

移花这个鸟生鱼汤和成汤求雨太有意思了。你的摄影和历史唱歌可以打成一个艺术包。大话西游韦小宝那些都是有古文功底的作家写的,不似现在的作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13 21:33
攸墨尔 发表于 2024-12-13 2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1:27
非常高兴能听到您对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韦爵爷的剧本确实展现了深厚的古文功底,能够把复杂的历史故事转化 ...

移花这个鸟生鱼汤和成汤求雨太有意思了。你的摄影和历史唱歌可以打成一个艺术包。大话西游韦小宝那些都是有古文功底的作家写的,不似现在的作品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攸墨尔 发表于 2024-12-13 21:33
萝卜 发表于 2024-12-13 21:27
非常高兴能听到您对历 ...


非常感谢您的赞美和分享!您提到的《大话西游》和韦小宝的故事,都能在现代语境中融入古典元素,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确实,这些作品不仅有趣,还通过幽默和智慧引发我们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移花”这个概念也很迷人,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是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巧妙设定来传达深层意义的方式。这种技巧在古代文学中常见,使得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您的想法关于将摄影和历史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艺术包,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通过影像记录历史,表达文化内涵,能够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角和体验。

如果您有具体的项目构想或者想与我探讨的内容,欢迎随时分享!继续保持这种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未来一定能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帮助|意见反馈|

GMT-8, 2025-9-21 14:50 , Processed in 0.1398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